跳到主要內容
:::
本科簡介

一、緣起

電機為工業之基礎,更是所有現代化、科技化機器或設備的原動力。 曾文農工於民國五十七年成立電工科,實施單位行業訓練,旨在培育學生具有傳統電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 民國七十五年實施群集教育(甲類),將電工科改為電機科。
  • 民國八十八年試辦學年學分制。
  • 民國九十五年實施電機群課程綱要,統一群科課程並以發展學校特色為本位的教育課程,由學校自訂選修科目,編訂教學綱要。
  • 民國九十八年實施新課綱,將專業及實習科目修習學分提高,加強學生專業技能,兼顧「升學進路」與「就業準備」。

本校電機科以「擔當科技先趨」、「挑戰智慧顛峰」的新世代電機作為我們設科的精神標竿。現今的電機包容性極廣,不但承襲以往電工科的內涵,並擴充了電子方面的相關知識與技能、資訊方面的數位邏輯概念,以及自動控制的設計與應用,可說融合電工、電子、資訊、控制等精華,以造就學生具有創造性及適應社會變遷,而達到自我發展的潛力。

本科目前編制教師計有6位(5位碩士,其餘皆完成研究所40學分班),技士技佐2位。108學年度本科班級配置:職高電機科3班。

在課程規劃上,除原有之課程架構外,並輔以機電整合、微電腦控制及綠色能源科技作為特色課程加以發展,因此積極更新教學設備與調整專業課程內容,以迎合產業結構變遷與升學之需要。本科榮獲101學年度教全國科展電機、電子、資訊類第一名,這顯示出本科教學團隊在教學上的努力及用心,深受大家的肯定。本科學生參加技藝能競賽、技能檢定更創佳績。參加技藝能競賽更是獲獎無數,其中二位更代表國家參加世界技能競賽。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身為教師的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必須竭盡所能因材施教,讓學生找到他生命中的光跟熱。本科教學團隊透過與學生良性的互動,引領學生逐步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在未來的人生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二、教育目標

 

職業學校教育目標

職業學校教育,以充實職業知能、涵養職業道德、加強繼續進修能力、促進生涯發展、培育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為目的。為實現此一目的,需輔導學生達到下列目標:

  1. 充實職業知能,培育行職業工作之基本能力。
  2. 陶冶職業道德,培養敬業樂群、負責進取及勤勞服務等工作態度。
  3. 提升人文及科技素養,豐富生活內涵,並增進創造思考及適應社會變遷之能力。
  4. 培養繼續進修的興趣與能力,以奠定終身學習及生涯發展之基礎。

工業職業學校教育目標

工業職業學校以配合國家經建發展,培養健全工業之基礎技術人員為目標,除注重人格修養及文化陶冶外,並應

  1. 傳授工業類科基本的知識及實務技能。
  2. 建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
  3. 培養自我發展、創造思考及適應變遷的能力。

 

三、發展目標

 

重視學生人文科學素養、專業能力、多元軟實力,從能力扎根,從實作中成長,在學校與職場之間為學生搭建通往未來能力之橋樑,學歷與學力並重,建構因應多變未來的能力。
訓練學生於電能應用、自動控制、資訊、網路軟硬體的知識及實作能力(科技+網路+雙手)。
培養學生不但具機電整合專長能力、更具根源能力:加強小論文製作、科展製作、具有學術研究及對新知識熱情探索、享受探索、自我學習、終生學習能力之能力的人才。
加強工業電子及數位邏輯電路、微電腦控制之教學,讓學生具備銜接數位時代、擁有專題製作能力,已設立合格的數位電子乙級檢定場訓練學生具有數位電子乙級證照實作的能力。
開設配線課程,培養學生配線、配電、電機控製之能力,擁有合格的丙級室配及工配技能檢定考場,將設立合格工配乙級、機電整合乙級檢定場,提升實作技術至工業配線乙級機、電整合乙級證照的能力。
配合科技潮流、產業需求及融入地方特色,開設選修課,推廣產學合作,與鄰近產業、學校、科技大學、職訓中心等,策略聯盟,以暢通管道,適性揚才,開擴學生之進路。
生活咨商:深層的心理層面照顧,以服務導向,親師密切的聯繫,家庭學校管教合一。
升學輔導:加強共同科目及專業理論,讓有意升學的學生能順利進入理想的科技院校就讀,在理論及實務上銜接無礙。

 

四、發展計畫

 

本科重視學生知識技能、行為、習慣、態度、理想、興趣及職業道德,以利學生健全發展。因此為了配合未來社會變遷、趨勢、地方發展需求及兼顧學生繼續進修能力的培養,擬定近程、中程、遠程的發展計劃。

 

近程計畫

 

加強學生升學輔導,提高國立科大升學率,落實終身學習。強化理論及實務性專業課程,提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專業涵養。
改善科內多媒體教學環境,更新教學電腦及單槍投影設備,提供教師良好的教學設施。加強維護科內現有教學設備,提升設備使用率,並爭取經費更新教學設備及擴充教學資源。
充實電機科網頁資料,蒐集升學與就業資訊提供學生參考。提供相關研習及進修即時資訊,鼓勵教師再進修及參與公、民營機構研習,吸收新知,提昇科內教師自我專業智能與技能。
調整本科之校訂課程供學生多元化選修,以因應升學與企業界之需,並提昇讀書風氣,提高升學率與就業智能。落實證照制度,強化技能訓練,並輔導學生參與室內配線丙級、工業配線丙級、變壓器裝修、工業電子丙級;變壓器裝修、數位電子乙級等專業技術士證照檢定及提高檢定及格率。
積極鼓勵與訓練學生參加各項技藝/能競賽、科展、專題製作、小論文撰寫,提昇學生技能水準、研究能力及獲獎率,達到學以致用與自我肯定。持續辦理國中體驗營及技藝教育班,協助社區學生進行職業試探。
強化本科特色,宣導本科教學理念與教學成效,提高曾文農工電機科之能見度,提昇國中生選讀本科之意願。設立數位電子乙級檢定場所提高技術水準、就業能力、將來升學優勢、至科技院校專題製作能力。
設立研究室,充實相關設備,提供教師、學生、優良的研究場所。設立專業教室,充實相關設備,提供專題教學,專題製作,優良的研究場所。
設立諮商研究室(Mr Q),提供學生學業、生活等問題諮詢。尋求業界資源,優良廠商,職訓中心等,加強產學合作,提升師生技術水準,充分掌握社會動脈。

 

中程計畫

 

積極維護與調整工場設施與設備,使教學設備能有效運用且維持高效能。爭取經費逐年汰舊更新教學設備,使實習設備跟上業界需求,以提昇學生學習成效。
持續改善教學環境,強化視聽教學設備,實施多元化教學。發展本科網路數位學習平台,透過網路,延伸學生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落實補救教學。
持續購置、收集教學媒體,提升師生新的觀念、知識和技術。鼓勵本科教師從事專業科目之教學教材編製且予以數位化,並上傳數位學習平台,供其他師生使用。
與鄰近大專院校形成策略聯盟,透過大手牽小手的機制,增強本科在專業領域的競爭力。鼓勵本科學生跨級參與大專院校各項競賽,並爭取為國爭光的機會。
強化學生專業技能養成,並積極輔導參與室內配線乙、丙級、工業配線乙級、機電整合丙級專業技術士證照檢定及提高檢定及格率。結合社區產業,發揮本科特色,並加強產學合作,落實理論與實務合一。
針對政府教育重點政策,製作計劃書,承接相關委辦工作,藉以凝聚科內教師向心力及提昇教師專業能力。設立工業配線工乙級檢定場所,提升就業、升學優勢,完成科內雙軌運行計劃,使學生在數位、配線上皆具有相當水準,足以應付任何須要。

 

長程計畫

 

追蹤並檢討短、中程階段計畫實施情形,隨時修正並改進。充實教學陣容,革新教材教法,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讓教學更具效率。
尋求財源的挹注,全面提昇科內教學所需軟、硬體設施。大幅提高本科學生國立科技大學升學率及畢業後之就業率,使本科成為區域內莘莘學子就讀之首選。
爭取經費,發展區域性「產學合作中心」,提升區域內電機科師生之技術能力,藉以提供業界所需專業技術人才。配合教育政策積極承辦各項教育訓練班別,擔任電機專業領航者的角色。
強化學生專業技能養成,並積極輔導參與機電整合乙級專業技術士證照檢定。設立機電整合乙、丙級、氣壓乙、丙級檢定場

 

跳至網頁頂部